close

新年穿新衣戴新帽,而小漢和亭亭除了新衣外,還收到了好多玩具,應該是個開心的好年。但是,今天上課,卻一直聽見小漢嚷嚷著:不公平!不公平!

小漢算得很仔細,我一去上課他就向我抱怨: 亭亭收到一個手錶500元,我的400元,後來媽媽又買了外套,我的700元,亭亭的600元,但是亭亭的娃娃600元,我的模型500元,所以還是她拿的比較多,不公平!不公平!

原本我只是聽他說,認為只是孩子間的爭風吃醋,隨口嚷嚷,也就不以為意。直到小漢第三次大聲地不斷地吵著:不公平!不公平!。於是我決定要制止他這樣不懂得珍惜所有,無意義地要求公平的行為,幫他解開心裡不公平的結。

我告訴小漢: "這本來就是一個不公平的世界。"

聽到這句話,小漢安靜了,他以為世界是公平的,就像我們小時候以為的。我的這句話衝擊了他固有的思維,他疑惑好奇。

我要他伸出手指頭,問他: 為什麼你的五根手指頭不一樣長?一樣長才公平啊!

他看著他的手指頭,小腦袋開始思索。

我再問他: 為什麼你的腦袋瓜數學就是比別人好? 你想數學就是比亭亭快,為什麼這麼不公平?

接著,我用著小漢喊不公平的抱怨語調對他著: “不公平!不公平! 為什麼你就是數學比亭亭厲害?!”

彷彿看到了自己剛剛抱怨的模樣,小漢開始反省自己的行為。

我告訴小漢: "這世界上本來就很難做到公平,但是爸爸媽媽很努力做到公平,他幫你和亭亭各買一個你們喜歡的玩具,就是公平了。

你玩500元的模型,不開心嗎? 那我叫亭亭拿600元的娃娃跟你換。"

小漢馬上說: "我不要。"

於是我接著說: "所以你覺得玩500元的模型比玩600元的娃娃開心囉? 那開心值多少錢? 公平要怎麼算?"

聽完了我的話後,小漢沒有再吵著公不公平的問題。在拋開了這樣的負面情緒後,小漢下課拿著他很喜歡的火龍模型,向我展示火龍的功能,模樣好滿足,玩得格外開心。

擁有新玩具本該是件開心的事,但孩子有時卻陷入比較的迷思中,而忽略了得到玩具的喜悅與感恩。要解開孩子心理的結,與其斥責他的不是,不如慢慢引導,試著一步步丟出問題,讓孩子自己去想,當他自己想通了的時候,結自然就解開了,下次再遇到相同的事件時,也就不會再不公平!不公平!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range tutor 的頭像
    orange tutor

    桃園澄果家教(個別化/社區化)教學中心

    orange tu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