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國中二年級曾經拿過45分的成績,一考完回到家嚎啕大哭,因為國中一年級還拿過95分的成績,怎麼一年半後會變成這樣呢國二開始對於數學、理化聽的迷迷糊糊,成績很差,經過一年的混屯,國三中學學會靜下心來K書→做題目→抓錯修正複習,再加上國三的數學老師唱作俱佳兼抄筆記,成績就不知不覺爬起來了。

很多學生是不喜歡去問老師問題的,就算是想要學習,真的有問題也不敢問,然而偏偏我就是那位怪咖,因為補習班不收我(曾經補過一段時間,後來以為自己很強就不補,結果變爛了,補習班老師不想收),那時候哪裡也不能靠,因為媽媽只有國小畢業,又很氣被補習班老師拋棄,很想證明自己不靠補習也能考好,所以只能“充分利用”學校資源,下課都會抓著數學老師不放,如果我們數學老師沒空就抓別的數學老師狂問,一定把問題一一釐清,可以感受到老師其實很怕我去問問題。

現在學生大部分是不會去問老師問題,真的有問題也不敢問,擔心的地方有兩點:

第一 擔心老師質疑自己上課不認真,上課已經講過了,自己還問!老師魔音:「你上課在做什麼?你有沒有專心聽課?怎麼這麼簡單的題目也不會?

第二 擔心同學覺得自己愛出風頭,喜歡巴著老師。同學魔音:「她又在問老師問題了,就是想吸引老師注意,為她加分,馬屁精!」

不問老師,那問同學總可以了吧!也不太可行,問同學會擔心的地方有三點:

第一 擔心自己問了蠢問題,被同學嘲笑。問題太簡單會顯得自己沒有腦袋。

第二 同學通常耐心有限,如果聽不懂是不可能再講解一次,願意幫你寫計算過程就很感激了。

第三 同學其實很多也聽得迷迷糊糊,不會的機率超級大

      也有人說,那去補習班問老師總可了吧!偏偏又不太可行,通常補習班下課都已經很晚了,一堆同學窩在前面問老師,等到自己問又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那該怎麼辦?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就好像生病的身體沒有抗原,好不起來,這時候還有一種課後輔導的方式,個別化輔導服務,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家教”。只要學生有學習意願,對於資質一般的學生,通常半年就可以看見學習成效,因為家教老師幫他把很多在學校遇到課業問題一一解決了。說實在話,不是家教老師特別厲害,通常是這種教學模式比較能夠對症下藥的關係。這也就是現在少子化,家教的工作越來越夯,現在坊間的一對一型態補習班開始興起,能夠想見大型補習班式微的那一天。

    “問問題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法,如果養成每上一堂課就抓一個問題問老師,那個學科不強很難,因為為了找問題,就會去思考該怎樣問問題,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習的火花,如果不想花很多時間去補習,也不想花錢去請家教,那就花時間去問學校老師問題,從一週問一個問題開始,到每三天問一個,到每天問一個,循序漸進地培養這個好習慣,問題自然就會一一消失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ange tu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