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數學的方法其實跟讀其他科目沒太大差別,流程上可區分為六個步驟:

       1. 預習    
            2. 專心聽講
            3. 課後練習
            4. 測驗
            5. 偵錯、補強
            6. 回想

        以下就每一個步驟提出應注意事項,提供同學們參考。

   1.    :  在課前把老師即將教授的單元內容瀏覽一次,並留意不瞭解的部份。

   2. 專心聽講: 
       (1)
新的課程開始有很多新的名詞定義或新的觀念想法,老師的說明講解
           絕對比同學們自己看書更清楚,務必用心聽,切勿自作聰明而自誤
           若老師講到你早先預習時不瞭解的那部份,你就要特別注意。
           有些同學聽老師講解的內容較簡單,便以為他全會了,然後分心去做
           別的事,殊不知漏聽了最精彩最重要的幾句話,那幾句話或許便是日
           後測驗時答錯的關鍵所在。
 
      (2)上課時一面聽講就要一面把重點背下來。定義、定理、公式等重點,
          上課時就要用心記憶,如此,當老師舉例時才聽得懂老師要闡述的要義。
          待回家後只需花很短的時間,便能將今日所教的課程複習完畢。事半而功倍。
          只可惜大多數同學上課像看電影一般,輕鬆地欣賞老師表演,下了課什麼都
          不記得,白白浪費一節課,真可惜。   3. 課後練習 


 


       (1) 整理重點
            有數學課的當天晚上,要把當天教的內容整理完畢,定義、定理、公式
            該背的一定要背熟,有些同學以為數學著重推理,不必死背,所以什麼都
            不背,這觀念並不正確。一般所謂不死背,指的是不死背解法,但是基本
            的定義、定理、公式是我們解題的工具,沒有記住這些,解題時將不能活
            用他們,好比醫師若不將所有的醫學知識、用藥知識熟記心中,如何在第一    
            時間救人。很多同學數學考不好,就是沒有把定義認識清楚,也沒有把一些
            重要定理、公式〝完整地〞背熟。
 
      (2) 適當練習  
            重點整理完後,要適當練習。先將老師上課時講解過的例題做一次,然後
            做課本習題,行有餘力,再做參考書或任課老師所發的補充試題。遇有難
            題一時解不出,可先略過,以免浪費時間,待閒暇時再作挑戰,若仍解不出
            再與同學或老師討論。
 
       (3) 練習時一定要親自動手演算。很多同學常會在考試時解題解到一半,就接
            不下去,分析其原因就是他做練習時是用看的,很多關鍵步驟忽略掉了。

   4. 測驗 : 
       (1) 考前要把考試範圍內的重點再整理一次,老師特別提示的重要題型一定要注意。
       (2) 考試時,會做的題目一定要做對,常計算錯誤的同學,儘量把計算速度放慢,
    移項以及加減乘除都要小心處理,少使用“心算”
 
 
     
(3) 考試時,我們的目的是要得高分,而不是作學術研究,所以遇到較難的題目不 
        硬幹,可先跳過,等到試卷中會做的題目都做完後,再利用剩下的時間挑戰難
     題,如此便能將實力完全表現出來,達到最完美的演出。

 
  
(4) 考試時,容易緊張的同學,有兩個可能的原因:
              a.        準備不夠充分,以致缺乏信心。這種人要加強試前的準備。
              b.        對得分預期太高,萬一遇到幾個難題解不出來,心思不能集中,
                     造成分數更低。這種人必須調整心態,不要預期太高。

   5. 偵錯、補強 :
   測驗後,不論分數高低,要將做錯的題目再訂正一次,務必找出錯誤處,修正觀念,
       如此才能將該單元學的更好。

   6. 回想:
    一個單元學完後,同學們要從頭到尾把整個章節的重點內容回想一遍,特別注意標題,
       一般而言,每個小節的標題就是該小節的主題,也是最重要的。將主題重點回想一遍,
       才能完整了解我們在學些什麼東西。


http://content.edu.tw/senior/math/tn_t2/math07/fag-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ange tu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